我对读书的理解

56ssr.xyz

最后的最后,我分享下我自己对于读书的理解。

过去的世界知识是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的。因为读的起书的人少之又少,这些人把握了话语权,从而显得特别牛气和傲娇,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是对的,其实这都只是一种虚幻的认知罢了。这也是为什么微博崛起以后,很多我们曾经觉得牛气的人物,都在日益褪去光环。其实并非是他们真的很牛气,而是因为掌握了稀少的资源,然后构建了门槛,让社会觉得他很牛气。这个就是阶层的出现的核心,过去的教育权是被垄断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教育权力的时候,自然就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随着知识门槛的不断下降,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得世界越来越平,知识的话语权不在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决定你这辈子是否跟人不一样的核心已经并不在于你是否能接触到更高深莫测的知识或者进入什么样子的学校,而在于你自己的选择,你选择看什么样子的东西,接触什么样子的知识,关注什么样子的人,进入什么样子的圈子……最终决定了你这辈子会成为谁。你的眼界,你的选择,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决定你最终的状态。这个世界走到今天从来不是没有选择的问题了,而是你愿意选择谁的问题。珍惜这样子的世界,他是五千年来未有之格局。
这段话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潜台词是什么呢?是学会选择。选择太多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沉沦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他给了你好的可能,与此同时它带来的负面就是给了你更差的选项。现在的世界知识也很泛滥,导致你选择合适的知识也变得更为困难。
很多人跟我说,读书让人智慧,让人更美好,我从来不这么觉得,因为大部分世面的书都很糟糕。你读了糟糕的书,你成为美好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所以最终是否让你变得更美好的并不是读书,而是读说明书,学会选择。我自己觉得书籍在人类进程中的定义会发生很多改变,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方式之一,知识的传递过去通过书籍,未必意味着未来也必须通过书籍。过于拘泥书籍本身,并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而且就我自己认知而言,大多数的市面上的实体的书籍是越来越不值得读的。因为世界变得太快,过去你认为是经典的书,用不了三年,时代变了可能就成了反面教材,而你可能还没有读完,他所阐述的道理就过时了。所以,如果还是选择跟古人一样期望通过读书本身去了解世界,我个人感觉大面积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当然这个与出版书的繁琐复杂是有关系的,一本书定稿到最后审批出版,至少一年多时间,等你读到基本上两年左右了;而世界变天,这个时代大概也就只需要两年,你会发现你读的很多逻辑都被世界给颠覆,这个就是现实。所以,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读已经过时的知识,显然是性价比非常低的事情,性价比非常低。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书,其实是非常没有水平的,压根不值得读,核心是因为不赚钱,导致很少有人真正潜心静下来写有营养的东西给大家。我自己的三本书,大概卖了七八十万册销量,这个数字在金融行业里应该算还可以的数字了。因为这个行业的整体从业人员是很少的,愿意看我们写书的人就更少之又少了。 但是即使如此,我在书籍上赚的钱大概也就是我一年接待朋友吃饭喝酒顺便打打麻将的钱而已。这个就是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书籍定价是非市场化的,我最早跑到出版社去说,我自己的书定价我自己定,亏了全部算我的。不是我想多点钱,实在是不想自己写的书跟一堆糟糕放一起定价,有些丢人。市面上一堆糟糕书,东抄袭西抄袭,定价五十块,老子没日没夜写点感悟,也定价五六十,感觉实在是太丢人,仅此而已。我跟他们说,如果没人买,我大不了丢在家里,自己躺书上玩,也无所谓啊。结果被出版社说,不可能的,会被认为认定为扰乱市场秩序,于是最后也就作罢了。
金融类的书籍跟普通大众喜欢读的小说啥的最大区别就是受众窄,但是专业性相对较高,从而销量势必会少很多,同样一本书,唐家三少可以赚几个亿,我们最多就几十万块钱,那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家可以没日没夜的写书,我们就不会了。因为明摆着不赚钱,还没日没夜去写书干什么呢?吃饱了撑的。越专业越想写点深度的人就越不会花时间去写书,因为机会成本很高,从而导致真正值得读的书就变少了很多,你很难读到。
我们去看国外很多工具书的定价大概都在几百万到几千之间,还有很多约束条款,例如不允许复印、影印。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些相对高端书籍有生存空间,否则一定没人会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只有市场化才能逐步让价值和价格对应起来。这个完全是市场可以去决定的事情,压根没必要去行政约束。
像我们的书籍,说实话,不愿意看的人哪怕定价再低,白送给人,其实大多数人也是不会去看的。而真正想看的人,压根也不介意拿个几百块钱千把块钱来看。带来的结果就是与其莫名其妙去卖一百万本还不如卖出一万本赚的钱要多的多,也是很好的筛选客户群的办法,为值得的东西买单,其实才是我们愿意交的读者,免费或者廉价获得的读者并不会珍惜我们写的东西。
最后一般来说写金融等专业书籍的人就归纳为几种:
第一种就是典型的像我们这样并不差钱,但是喜欢得瑟,好为人师,所有经常没事写点东西,顺便出出书。当然也有很多人纯粹就是为了提升知名度,用来包装下自己。所以很多就是找个人捉刀,然后找个出版社付点钱,出本书,就可以了,至于有没人看也压根无所谓。所以这类人出的书里最后结果就是良莠不齐,好的会很好,差的也很差,本质都是因为不指望这个赚钱带来的结果,玩票的性质必然的结果。
第二种就是专业书籍非专业化,把好端端的金融专业知识写成跟武侠小说一样的,缺乏基本常识,迎合观众口味,好处是拓展了用户群,把本来专业领域的东西变成了非专业人群,然后销量大幅度上升,最牛气的就是《货币战争》,赚了不少钱,坏处就是不严谨,意淫和想象居多,普及了多少人,估计就是坑了多少人。
第三种就是专业人士写的专业书籍,一般都是研究使用或者小范围参考用途的工具书。这种人最惨,赚不了多少钱,还得自己贴钱,也没多少出版社愿意出,关键是过于冷僻,你找起来也非常难,一般情况下还找不到,这个是最为可惜的事情。
其实大家想象下,三十年代的鲁迅能通过写稿子,大概就能在北京上海养起自己一家人还有余力救济别人,说明那时候写点东西给的稿酬还是不少的。只有产生价值的人愿意持续不断的获得跟价值匹配的价格回报的时候,社会上才会有人愿意出创造价值;而社会无法给予他们这种回报的时候,他们必然不愿意去产生价值,从而价值就消失了。这个也是为什么现代图书虽然大幅度增加,但是真正值得读的书大幅度变少的核心原因。我也懒得去出书也是这个原因,不赚钱的时候,凑凑热闹,成本不高可以,但是费尽心思去折腾意义不大了。这本书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年半才出来也是这个原因,不着急,慢慢来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说读书让你认识世界,我觉得在这个年代是不靠谱的,古代的人是没有办法获取知识,只能通过读书。现代人有的是方式获取各种知识压根没必要在坚持读书这条路。
就我自己而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认识和结交那些有丰富经历和对世界认知的人,去跟他们交流,去跟他们思辨,这个在古代是不可行的事情。古代人出门找个读过书,有点见识的人,估计比找只老虎还难。方圆几十里,读书人没几个,出过远门的人估计都没几个。你好不容易听说某个人很牛气,你去找他一走要几天几夜,人家见不见你还是个问题,见了估计聊个几个时辰的,代价太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读书。而现在呢,资讯发达,勾搭工具甚多,你用心点,总能找到不少人跟你扯扯的,这样一定比你读几本书有价值。同样都是外界告诉你的东西,我自己觉得看书还不如听人扯淡,更快更有价值,而且更直接,互动的效果也更好,所以,知识的传递并非只有书籍这样一条路可以走。
第二就是多看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不了解的书,多认识一些跟你性格不同,癖好不同的人。人如果总是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都是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最终的结果,其实只会让你的世界越来越狭窄很平庸。年轻人尽量不要给自己设限,世界很大,很多你不认识不了解的东西,并非是不好的,甚至并非是你不喜欢,只是你不了解而已。所以就是很简单的逻辑,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经历,所以你缺乏足够的经验去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从而经常做出错误的选择。我经常跟人说,你又不是个多成功的人,你怎么可以根据你过去的经验去做出未来的选择呢?如果你过去很成功,那你用经验辨别世界还或许可以。你过去如此平庸和普通,你还套用过去的经验,那说明你的未来一定只会更平庸和普通啊,你的所有的经验都不值得借鉴啊。所以,我往往会建议他们要去听那些我们认为可能不对的观点,反而比他们自己做正确可能性要高。读杂书,听不一样的观点,会让他们修正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看法。
从这个角度理解下去,我一直觉得人生很多事情大抵是注定的。这个注定未必是说,某些事情必然会发生,而是大抵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这个很多时候是确定的。我们的现在都是被过去所决定的,我们的未来也一样被现在的自己所决定。过去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经历和积累,决定了你得价值观,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看问题的方式方法,让你潜意识的用你最擅长和最有安全感的方式去做你认为正确或安全的事情。
偏好风险的人,每天折腾风险,厌恶风险的人,每天厌恶风险,盲目相信别人的人盲目相信,总是怀疑一切的人怀疑一切。每个看上去所谓独立思考,客观冷静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每个人自己所认为的客观,独立而已。事实上,再傻的人,说出的再傻的话,在他的脑子里,其实也是有非常充分和严谨的逻辑体系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构成,每个人的过去无法改变,导致现在被决定,最终未来基本也被确定。 从这个角度讲,我经常鼓励人多去看去听各类信息。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的提升你自己对信息处理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则更好的提升看世界,看人生,看社会的能力,最终他们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的路,到多高的位置。
在我的小红圈里,就经常有人讨论信息多杂乱的问题,我给他们的建议就是与其抱怨信息太多,不如提升下自己的辨别信息的能力,而不应该把自己缩回去,指望别人给你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只会让你们的路越走越窄。我每天要看大概几十篇各种各样的文章。我有19个微信号。每天接受各种的信息。我从没有想过说要去拒绝这些信息。我就是通过不断对比和辨别这些信息,训练成了一种比较好的直觉。就是我可以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值得我关注了,哪些不值得我关注。跟人也一样,我大概可以聊几句话,就可以知道哪些人可以去聊,那些人可以不用去理他。
一个人如果总是接收确定的信息。他其实是很容易被带到沟里的,形成思维的定势。 所以大概三年前我发过一篇文章,里面说被动阅读的人比主动阅读的人更有机会。什么叫被动阅读?被动阅读就是那些你无法改变的阅读内容。例如报纸。不管你喜欢看还是不喜欢,看它都印在上面。而正因为你无法选择,所以你就会看。就可能会获得一些跟你认识不一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
主动阅读是指那些你可以选择读和不读的东西。手机出现以后,被动阅读大量减少,主动阅读大量出现。像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算法,然后给你推送你想要阅读的内容,都属于主动阅读。你所接触的信息,到最后都是你自己想接受的信息,而且越来越精准。最后你就认为世界就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只是世界让你看到了他想让你看到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量的、主动选择信息的结果就是最后你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窄。所以我从来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不管什么人的微信,我都会加。
那是因为他们可以让我接触到不同阶层所考虑的问题,朋友圈的内容是无法选择的。所以通过朋友圈,我可以看到各个阶层,所思考的问题。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会固定在某一个阶层或者圈子。这个其实是很重要的,很多发财信息最开始都不会在主流的圈子里面流行。往往是从边缘化的圈子开始,而边缘化圈子往往都是你认为不靠谱的东西。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并不是真的不靠谱,只是因为你的认知告诉你,他不靠谱。它不代表世界的真理。因为你未必是对的。很多人都属于这种特征。他们都是,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不会去做独立思考,去选择去辨别。他们希望信息越少越好,越精准越好。 这种思维,我个人认为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接触的信息越多越好,然后你要养成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个人只有接触的信息越多,他对这世界的看法,还有尽可能的真实和全面。
至于很多人说信息多了让人乱。我觉得,问题在于不是信息太多了,而是你看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太弱。你要做的不是退缩。而是进步。
第三就是针对性读书,要学会先碰到问题,再去读书,比为读书而读书好一百倍。太多人总是想系统性的学习一样东西,但是问题是读书除非是打发时间,否则没有目的的读书,其实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我自己读书的经验告诉我,针对性读书效率最高,而且扩展性更好。我每次碰到一个问题想不开,弄不懂的时候,我就会把这个问题所有涉及到的面都给去了解了。互联网其实给了足够的工具,让你去系统的把这个事情给弄清楚,围绕一个具体问题,上下左右的扩展阅读,其实是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否则茫茫书海,你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等你穷经皓首以后,世界基本上也沧海桑田了。如果读书只是喜欢读,这样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真要学以致用的话,这种方式读书,我自己感觉是没什么太大的意义的,学习总归是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以便于提升自己的。虽然这个说法好像十分功利,但是大多数人努力读书就是这么考虑的,如果你不是,你就说我就是喜欢读书,OK,那当我什么都没说,你自己慢慢读就行,我也只是给个建议而已。
如果还有第四个,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非常有道理的,两者最好是能相互结合,如果非要排个先后,我自己觉得行万里路可能还要排在读万卷书之前。人生天地间,从野蛮人倒现代人,所有的道理从无到有的琢磨出来的,我们看到的知识很多也都是实践中走出来的。要了解世界,知道真理,其实还是得多出去走走看看,我自己觉得这个可能比读书更重要。许多道理,不去实践那只是道理,知道也不懂什么意思。我们太多人都太热衷于学到知识,每天都在学习,一天不学到点新知识就浑身难受,这种其实是一种虚幻的学习感在作怪,你学到点东西,总得想着去实践哪怕去装装高大上,才让这些道理有真实存在的价值,否则有什么用呢?所以,人不能一辈子都在学习,还是的亲身去实践,去感受,你所学习到的道理才有意义啊。当然,就我自己而言,我其实更喜欢的是行走中学习,四处游历,而后学习感受。我这些年读书越来越少,大量的都是在实践中琢磨总结整理,我最近几年写的感悟感受,很多都不是书里的经验,都是自己实践中的一些反思和总结,尤其是行走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一些即时感受,他们让我更能接触到很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自己从小喜欢离家出走,到处瞎逛,但是真正了解游历这件事情其实是受高复班老师的影响比较大。
我在东阳高考复习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外聘的语文老师上课,他摇头晃脑的给我们背诵了一首古文,让我感觉人生霍然开朗。于是我一个人开始喜欢游走天下,见名山大川,养浩然之气,交天下朋友,养成了现在我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大气性格。我虽然喜欢骂人但是心胸还是很开阔的,天下也从没觉得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多少跟那篇文章是有关系的。虽然那篇文章其实本质是一个拍马屁的文章,苏轼的弟弟为了能当官,给当时的最高国防部长写的一封信,但是马屁拍的特别好,大家可以看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这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拍马屁的文章。意思是说,文章这个东西都是自己一个人过去的”气”的反映,文章可以学着写,但是”气”这个东西不能学,只能培养,怎么培养呢?你看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写那么好不就是到处瞎玩的结果么?我才十九岁,到现在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人也没认识几个,没有高山可以爬,没有大海可以看,虽然书读了不少,但是都是老不死的古人写的,也没什么可看的,干脆就都放弃了。一个人游历天下奇闻壮观,以便知道天地之大。去了很多地方,看到嵩山,华山之崇高,北边到了黄河之奔流,都让我想起了古代风流人物的牛气,到了京师,看到了天下首都的壮阔和富裕,然后才知道原来天下真的大啊。所以,我这次出来,高山也见过了,奔腾的黄河也见过了,牛气的人见过了欧阳修,但是还没见过最牛气的你,如果能听听你说一句话,我这辈子就可以去装高大上而完美无敌了。 最后韩太尉到底见了没有,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个文章写的真是好啊。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一个人的文学水平的确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的见识是相关的。见识这个东西,两个办法可以获得,要么读书,要么行路。两者都是能扩大视野,然后吸收消化,就可以写出更多的东西了,但是最关键的其实是人见识广阔了,看世界的心态都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所以,苏辙的这个拍马屁文章一直在我脑海里记着,人见过大海才知道辽阔,人见过高山才知道崇伟,这个也是我后面一直说的人要见天地,见众生,才能见自己的原因。我这些年走过了几十个国家,看过了无数的人,也就知道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什么是喜欢,什么是不喜欢。我们太多人,什么事情都还没有经历,什么人都还没看过,什么风景都未曾游历,什么美好都未尝见识,什么痛苦也未曾承受,又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如何过好我们的这辈子呢?多读书,多走路,多看风景,多遇见美好的人,一辈子无非就是如此几件事情而已吧。​​​